2019-07-02近期,一些第三方平台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号,以“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为噱头,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以此吸引消费者、商家投入资金。此类“消费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销活动,存...
2019-07-02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期,一些人打着“新型农业”的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严重侵害群众合法财产权益,扰乱经济金融秩序。该类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捏造“新型农业”概念。不法分子假借“乡村振兴政策”,以“共享农业”为噱头,借助互联网欺...
2019-01-09近期,部分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在此,特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传。1.准确识别惯用误导手法。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的误导信息主要有:饥饿营销类: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夸大收益类:...
关于防范“大学生录取与保险交费记录挂钩”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查看详情
2018-07-27近期部分保险营销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大学入学要求考生有保障型保险交费记录”、“保险慢慢走向强制型”等不实信息。针对此类情况,特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此类销售误导行为。在我国,学生购买商业保险没有此类强制性要求,大学生录取与保险交费记录挂钩是误导宣传。对于部分保险营销员所发布的上述不实信息,请广...
2018-07-06近期,个别保险销售人员以回馈老客户、补偿收益或保单升级等为由,诱导保险消费者解除已有的人身保险合同(俗称退保),并用退保资金购买其他人身保险产品。在此,特提示保险消费者:理性对待保险“退旧保新”推荐,充分考虑自身保险保障需求,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谨防保单利益受损和保险保障中断风险。一般情况下,投保人在犹豫期后解除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
2018-06-21百年人寿特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人身保险产品时,请如实告知健康状况,不轻信销售误导,避免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出现理赔纠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不轻信销售人员误导宣传。在销售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个别保险销售人员以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将面临增加保费、拒绝承保等为由,诱导保险消费者隐瞒真实健康状况投保。在这种情况下,如发生保险事故,易产生理赔纠纷,保险消费者可能得...
2018-06-13近期,有消费者反映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到期后不予续保的问题。在此,特提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明确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一、明确“连续投保”不等同保证续保。目前网销短期健康保险的合同中虽然对续保做出了相应的约定,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届满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继续投保,但这并不等同于保证续保。...
2018-05-30近期,有媒体报道,消费者到银行存款,被销售人员误导购买了保险产品,引发关注。个别金融机构、保险销售人员的销售误导行为,影响行业形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此,特提示保险消费者,购买银保产品时谨防混淆产品类型、夸大产品收益、隐瞒产品情况等销售误导行为。一、混淆产品类型。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或将保险产品宣传为保险公司与商业...
2018-05-23据反映,一些非保险机构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领取“保单分红”名义,诱导欺骗消费者办理退保并购买其他投资产品。上述行为侵害了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等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此,特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对此类行为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要警惕常见手法。冒充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以&ldq...
2018-05-15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一部署,定于5月开展防范非法集资专题宣传活动。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特提示您:当前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案发情况看,非法集资可能高发于以投融资中介(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私募股权投资、网络借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教育以及其他等领域。其常见的手段有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