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信息安全权是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之一,个人信息泄露可能造成财产和信誉损失。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金融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特此提示广大消费者:关注金融信息安全,避免个人权益受损。一、案情简介刘女士委托爱人王先生到保险公司修改保单联系地址,王先生办完业务后将业务批单随手扔在了客户等候区。几天后,一个自称保险公司的人...
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元宇宙”“财富分享”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查看详情
2024-02-07 近段时间,部分不法分子以“虚拟货币”“元宇宙”等名义,打着“财富商机分享”的旗号,通过线上组建微信群、线下召开全国巡讲会等方式,诱骗投资者下载非法APP,购买其自创的非法虚拟货币,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经济金融活动秩序。现提示如下: (1)2...
关于防范以“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保险”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提示查看详情
2024-01-23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以“百万保障”“百万医疗保险”名义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造成部分不明真相群众蒙受财产损失,数额巨大。特此发布风险提示:一、依法设立的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官方电话不会索要公民的银行卡号及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保险公司不会另行提供银行账户要求您转账、缴费。二、微信、支付宝“百万保...
2023-10-13 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现特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ldq...
2023-09-20 当前,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为此,特提醒广大消费者高度警惕此类诈骗,谨防财产损失。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通常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施: 步骤一:以“保本高息”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股票投资、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P2P投资、外币投资等概念,推出所谓&l...
2023-08-21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某平台公司客服,以客户在平台上的贷款账户有问题需要关闭为由,通过远程视频会议APP“共享屏幕”功能,诱导客户办理业务并骗取资金实施诈骗。为此,特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识别以下陷阱,做好风险防范: 一、诈骗的基本手法步骤1.不法分子利用“+00”开头的境外号码、“区号+座机号...
2023-07-12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手法通常...
2023-04-21近期银保监会通过日常监测发现,个别网站发布“中国时间银行上市”等虚假信息,且有名为“时间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以公益养老为名目开展投资活动。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
2023-04-06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特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 案例一:“代理退保&...
2023-03-20购买保险是现代社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市场繁荣和人们风险意识增强,保险产品与个人、社会愈加息息相关。为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预防销售误导虚假宣传等风险,减少保险消费纠纷隐患,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科学理性投保意识,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3期风险提示:提醒金融消费者掌握理性投保的五个注意要点,增强个人合法权益...